当前位置:育儿大全 >> 新生儿 >> 眼屎

眼屎


眼屎的形成

 当我们早晨起床对着镜子洗漱时,就会发现眼睛的内眼角上总是会有些眼屎,有时多一些,有时少一些。也许你会想,睡前已洗干净了脸,睡后眼睛是闭上的,脏东西进不去,那么,为什么会有眼屎呢?

 只要我们了解一下眼皮的组织结构,就可知晓了。 正常少量的眼屎,不是什么病。但是如果突然眼屎增多,有时会把上下眼皮和睫毛粘在一起,使眼睛睁不开,这就可能是患了眼疾,是细菌感染所造成的,应该到医院去治疗。

新生儿眼屎的问题

 新生儿眼屎多是个大问题,它可导致新生儿先天性泪囊炎等疾病,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到新生儿的视力发育

 医学专家表示:眼屎多的原因是由于细菌入侵到泪囊,在泪囊中繁殖、化脓,脓性物填满整个泪囊,无法往下排泄,只有沿着泪囊、泪小管向上排到眼睛里。如果不及早治疗,可能并发角膜炎,角膜也因此可能由黑变白形成白斑,从而对宝宝的视力发育造成严重影响。

 医学专家提醒,宝宝出生后,父母应特别注意观察他眼屎的多少,如果出生1周后还有眼屎,应尽早带他去去眼科医院检查。

从儿童眼屎多少判断健康状况

 儿童眼屎,可分为正常眼屎、上火性眼屎和病理性眼屎。

 一. 正常眼屎: 孩子一出生,眼睛上就有一层灰白色东西,可不是眼屎,这层灰白色的东西医学上称为“胎脂”,胎脂有保护皮肤和防止散热的作用,可以自行吸收,所以不能随便擦除。2-3个月大时,早上醒来眼睛上可能有些眼屎,这是因为这个时期眼睫毛容易向内生长,眼球受到摩擦刺激就产生了眼屎。一般1岁左右,睫毛自然会向外生长,眼屎便渐渐少了,所以用不着治疗,可以用温毛巾擦干净,也可以用棉签沾2%硼酸溶液,从内眼角向外眼角轻轻擦拭干净。

 二. 上火性眼屎: 儿童肠胃处于发育阶段,消化等功能尚未健全,过剩营养物质难以消化,造成食积化热而“内火”。眼屎多是宝宝上火的典型症状之一,较少食用水果、蔬菜,常喝配方性奶粉的宝宝上火是普遍现象,除了眼屎多外,还常伴有、大便干燥、舌苔厚等上火症状。

 三.病理性眼屎: 眼屎多时同时还伴有眼睛刺痒、发红,那就要去医院检查,看是否得了眼科疾病。如新生儿结膜炎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否则炎症将向眼内发展,甚至可能形成慢性结膜炎而较难以治愈。

治疗和预防上火性眼屎多的方法

 一.尽量选择母乳喂养

 牛奶喂养的婴儿更易发生便秘,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过多,因而使大便干燥坚硬。可尽可能选择母乳中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低聚糖和丰富的营养,不会让宝宝上火。

 二、使用清火产品

 通过药食同源的科学配方饮食调理可缓解上火性眼屎多的症状。尝试使用一些天然植物制成的清火产品,达到“一清二润三舒畅”的降火效果。如千万妈妈见证信赖的每伴“清清宝”等产品,将其调入牛奶或稀食中,可达到平衡食物摄入热量的效果,安全无副作用,温和降火,不会过凉。

 三、注意选择不易上火的辅食

 人工喂养的宝宝,配方奶粉最好选择接近母乳成分的。宝宝3个月后,可在奶粉中加入少量奶糕,并喂些果汁;如果宝宝出现便秘症状,妈妈可将奶粉冲稀些,或按量加入清火产品;即每100毫升牛奶加10克糖。宝宝6个月后,妈妈可以煮胡萝卜粥、菜粥给宝宝吃,因为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增加。1岁以后的宝宝可以适当地喝些蜂蜜水,预防便秘上火。

妈妈帮宝宝擦试眼屎的方法

 1.不要用手或不洁的手巾等给孩子擦拭眼睛。不与别人混用脸盆、毛巾等洗浴物品,以防引起交叉感染。

 2.可用消毒纱布或棉签蘸上微湿的开水或无菌生理盐水清洗眼周。

 3.遵照医嘱采用抗生素滴眼液点眼,每2~3小时一次,每次各在一侧眼中滴入药液1~2滴。一般治疗1周左右即可痊愈。

 4.目前较常用的滴眼液有0.25%氯霉素、0.5%卡那霉素和新霉素眼药水等。

注意事项

 我们的眼睑上长有一种叫作睑板腺的腺体,它们开口在睑缘上,排成整齐的一行,上眼睑30~40个,下眼睑20~30个。睑板腺分泌出的油脂可以滋润睑缘,防止泪液外溢而侵蚀皮肤。我们晚上睡觉时,这些油脂可以使眼睑闭合得更加紧密,防止泪液蒸发,不致造成角膜干燥。当这些油脂与白天进入眼睛里的尘土以及泪水蒸发后的残留物混合在一起时,就形成了所谓的“眼屎”。

 眼睛没有毛病的人眼屎很少,甚至见不到。可是有的人睡醒后眼角长满了眼屎,眼屎太多的时候,甚至把眼皮粘住,使眼皮不容易张开,有时白天也有眼屎。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当眼睛受到病菌感染时,会产生炎症反应,一方面,刺激了睑板腺,促进了油脂的分泌,使眼睑上和眼角里的油脂比平时增多;另一方面,眼睛里的血管扩张了,血液中的白细胞聚集以杀灭外来的病菌,这些被杀死的病菌残骸以及在战斗中“光荣牺牲”的白细胞都混到眼屎里,这样一来,眼屎不但增多了,有的还呈黄白色。因此,当患有沙眼、结膜炎或其他原因导致眼睑结膜发炎时,眼屎都会增多。

 可以说,眼屎太多是眼睛发炎的一个信号,应及时检查和治疗。

新生儿相关的还有

最新文章

爸妈工具

关于我们| 版权信息|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豆豆网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7012079号
郑重申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网络如有侵犯您版权等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