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和维生素的关系
维生素是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具有复杂结构的有机物。它对人体的作用不同于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既不能给体内提供能量,也不是人体中主要组织的成分。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少到只能用毫克或微克来计算。虽然量小,作用却很大。它的生理作用是主宰体内营养成分的分配,调节体内的生理机能,充当辅助酶素,促进体内各类生物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促进人体的的生长发育。
人体犹如一座极为复杂的化工厂,不断地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其反应与酶的催化作用有密切关系。酶要产生活性,必须有辅酶参加。已知许多维生素是酶的辅酶或者是辅酶的组成分子。因此,维生素是维持和调节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物质。可以认为,维生素是以“生物活性物质” 的形式,存在于人体组织中。
维生素缺乏会怎样
食物中维生素的含量较少,人体的需要量也不多,但却是绝不可少的物质。
膳食中如缺乏维生素,就会引起人体代谢紊乱,以致发生维生素缺乏症。
如缺乏维生素A 会出现夜盲症、干眼病和皮肤干燥;缺乏维生素D可患佝偻病;缺乏维生素B1可得脚气病;缺乏维生素B2可患唇炎、口角炎、舌炎和阴囊炎;缺乏PP可患癞皮病;缺乏维生素B12可患恶性贫血;缺乏维生素C可患坏血病。
认识维生素大家族
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力,预防夜盲症;维持上皮细胞组织健康;促进生长发育;增加对传染病的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干眼病。
维生素D:维生素D能够调节人体内钙和磷的代谢,促进吸收利用,促进骨骼成长。
维生素E:维持正常的生殖能力和肌肉正常代谢;维持中枢神经和血管系统的完整。
维生素K:止血。它不但是凝血酶原的主要成分,而且还能促使肝脏制造凝血酶原。
维生素B1:保持循环、消化、神经和肌内正常功能;调整胃肠道的功能;构成脱羧酶的辅酶,参加糖的代谢;能预防脚气病。
维生素B2:又叫核黄素。核典素是体内许多重要辅酶类的组成成分,这些酶能在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传递氢,它还是蛋白质、糖、脂肪酸代谢和能量利用与组成所必需的物质。能促进生长发育,保护眼睛、皮肤的健康。
泛酸(维生素B5):抗应激、抗寒冷、抗感染、防止某些抗生素的毒性,消除术后腹胀。
维生素B13(乳酸清)可防肝病及未老先衰,有助于对多种硬化症的治疗。
维生素B15(潘氨酸):主要用于抗脂肪肝,提高组织的氧气代谢率。有时用来治疗冠心病和慢性酒精中毒。
维生素B17:剧毒。有人认为有控制及预防癌症的作用。 对氨基苯甲酸。在维生素B族中属于最新发现的维生素之一。在人体内可合成。
肌醇:维生素B族中的一种,和胆碱一样是亲脂肪性的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A: 促进细胞的长年和繁殖,维持皮肤和黏膜的健康,对于也有影响,也有利便的效用。深色蔬菜、奶油、蛋黄、鱼肝油中富含这类营养。维生素A不够,母亲本身会夜盲、干眼、解膜软化、皮肤角质化,而胎儿会有视力异常的可能。
维生素D: 是钙和磷代谢所必需,要使胎儿骨骼和牙齿的根基好,孕妇的饮食中必须含有此种成分。它多半来自牛奶、肝、皮肤经阳光照射亦会产生维生素D。
维生素K: 如果怀孕期间发生出血的并发症,的维生素K有助于保护母亲和胎儿。它存在于深色蔬菜、全壳、大豆中,甚至人体肠道细菌作用亦可形成,如果孕妇缺乏此类营养会造成新生儿出血。
维生素C: 又称抗坏血酸、柑橘、番茄、包心菜、深色蔬菜富含此种营养,它可以增强身体骨骼和结缔组织的形成。
维生素B群: 它饮食了维生素B1、B2、B6、B12及烟酸,这些物质有助于神经的生长、视力、皮肤、糖类转化成能量等,因此是十分重要的。缺乏时则可能造成胎儿先天性脚气病、脑神经管缺损、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母亲方面则有脚气病、神经炎、癞皮病、肝脏损害和黄疸等危险。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鱼肝油、动物肝脏、奶类、蛋类、菠菜、辣椒、胡罗卜、苋菜、甘薯、橘、杏、柿、芹菜、小白菜、韭菜等。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鱼肝油、蛋黄、牛奶、肝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各种绿叶蔬菜、植物油、谷物胚芽等。
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苜蓿、菠菜、西红柿等。
富含维生素B1(硫胺素) 的食物:米糠、麦麸、蔬菜、酵母、动物内脏、瘦肉、蛋类等。
富含维生素B2(核黄素) 的食物:动物肝、肾、心以及蛋黄、鳝鱼、螃蟹、干豆类、花生、绿叶蔬菜、小米、面粉等。
富含维生素PP(尼克酸) 的食物:花生、谷类、豆类、动物内脏、肉类等。
富含维生素C(抗坏血酸) 的食物:酸枣、山楂、柑橘、柚、草莓、辣椒、油菜、卷心菜、蒜苗、菜花、西红柿等。
富含维生素B6(吡哆醇类) 的食物:谷类、豆类、蛋黄、肉、鱼、乳、酵母。
富含维生素P(芦丁) 的食物:枣、杏、橙皮、西红柿、杨梅、槐花、荠麦花、豆类、绿茶等。
孕妇摄取维生素应谨慎
一般孕妇都认为吃维生素有益,结果反而造成危险,尤其是在受孕后的最初三个月,胎儿的主要器官正在行成。
动物实验证明,在孕期服下大量的维生素D丸的动物,会产下心脏有缺陷的下一代,过多的维生素D也会损害肾脏。
维生素C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最安全的维生素。但最新的医学研究新知,它并不是完全没有毒性,尤其是对肾脏病人而言,因为草酸是维生素C的主要代谢物,而肾衰竭或肾小管沉积的病人,却因草酸钙结晶体增加,并导致严重的肾衰竭。
切莫多服维生素B6
维生素B6常被用于妊娠初期来止吐,但不可长期服用,由于长期过多服用维生素B6,致使胎儿对它产生了依赖性,医学上称之为维生素B6依赖症。表现在小儿生后,维生素B6的来源不像在母体里那样充分,结果出现一系列异常表现。常见的异常表现有容易兴奋、哭闹不安,容易受惊,眼球震颤,反复惊厥,有的小儿在出生后几小时或几天内就出现惊厥。这种现象的发生,是由于小儿离开母体后缺乏维生素B6,而导致体内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物质含量降低的缘故。有这种情况的小儿,在1~6个月龄时还会出现体重不增。如果诊治不及时,将会留有智力低下的后遗症。
哪些微量元素不能乱补
碘:过量补充碘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和自身免疫甲状腺炎的患病率显著增加。由于在我国的食用盐中已经强制加入碘,准妈妈只要正常饮食,便能保证摄入足够的碘,而无需额外补充。
钙:准妈妈通常无需对补钙过于紧张,只要合理平衡膳食,能够基本满足每日所需。
一般准妈妈在孕中期需钙1000mg,孕晚期需钙1200mg,每日饮两杯 400-500ml的牛奶便可基本满足需求。
如果一直担心自己缺钙而盲目乱补,非常可能导致补钙过量,从而引起抑制其他重要微量元素的吸收,比如铁、锌等,甚至还会出现宝宝出生后没有囟门或囟门闭合过早的问题。
叶酸:叶酸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但是叶酸并非补得越多越好。过量摄入叶酸导致某些进行性的、未知的神经损害的危险性增加。孕妇对叶酸的日摄入量上限为1000微克,每天摄入800微克的叶酸对预防神经管畸形和其他出生缺陷非常有效。
维生素制剂和蔬菜不能互相代替
蔬菜和维生素是不能互相代替的,一方面,维生素不能代替蔬菜。这是因为蔬菜中的维生素是按照一定比例存在的天然成分,而维生素制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的,两者在性质上有所差别。蔬菜是多种维生素的集合体,而维生素制剂多是单一的。
蔬菜中含矿物质、微量元素、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等非维生素类营养成分,营养更全面。因此,想用维生素制剂代替蔬菜几乎不可能。另一方面,蔬菜也不能代替维生素制剂。这是因为,不是所有的蔬菜都富含维生素C,除非你精心选择绿色、红色、紫色的这种蔬菜和水果,否则很难满足每天所需Vc。
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洗菜时,很容易丢失;维生素C怕高温,烹调时温度过高或加热时间过长,蔬菜中维生素C会大量破坏;维生素C还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除非用正确的烹调方法,否则很难满足每天人体对其需要,所以适量摄入维生素制剂有一定保健作用。
人体是由60多种元素所组成。凡是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的元素,如铁、锌、铜、锰、铬、硒、钼、钴、氟等,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真是微乎其微,如锌只占人体总重量的百万分之三十三。铁也只有百万分之六十。
维生素是生物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具有复杂结构的有机物。它对人体的作用不同于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既不能给体内提供能量,也不是人体中主要组织的成分。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作用却很大。它的生理作用是主宰体内营养成分的分配,调节体内的生理机能,充当辅助酶素,促进体内各类生物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促进人体的的生长发育。
5种微量元素准妈不可少
孕期缺碘: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碘缺乏必然导致甲状腺激素减少,造成胎儿发育期大脑皮质中的主管语言、听觉和智力的部分不能得到完全分化和发育。
孕期缺锰:研究表明,缺锰可以造成显著的智力低下,特别是在妊娠期影响更大。
孕期缺铁:人体如果缺铁就会出现低血色素性贫血。
孕期缺铜:医学家研究发现,这是因为母亲在妊娠期间血中铜含量过低,引起胎儿缺铜,造成机体新陈代谢提供能量来源的三磷酸腺苷缺乏。
孕期缺锌:医学研究证明,锌能参与人体核酸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缺锌将导致DNA (脱氧核糖核酸)和含有金属的酶合成发生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