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后的2~4周内生长最快,按新生儿中等增长速度计算,每日增长体重在30克以上。新生儿补充营养的主要方式为: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新生儿期较其它各期相对营养素需要为高,为保证新生儿营养素的供给,减少或避免新生儿生理性体重减轻,应注意新生儿的营养供给量。
主要满足基础代谢、活动、生长、食物特殊动力、排泄等所需要的总热量。
新生儿对能量的需要包括5个方面:
基础代谢:指在清醒、安静、空腹的情况下,于20~25℃的环境中,人体各种器官为了维持生命进行最基本的生理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小儿维持基础代谢所需能量相对较成人高,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生长发育所需:这部分能量为小儿特有,所需能量与小儿生长成正比。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食物消化吸收所需要的能量。
活动所需:活动所需的能量。
排泄损失:排泄废物所需的能量排泄损失。
以上这5部分所需热能的总和即为热能需要量。
蛋白质是机体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构成人体细胞和组织的基本成份,也是保证各种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也是新生儿成长发育不可或缺的成分。
母乳中的糖全为乳糖,牛乳中的糖,乳糖约占一半。
9种必须的氨基酸是,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颉氨酸、甲硫氨酸、精氨酸。新生儿每天必须足够地摄入这9种氨基酸。
脂肪是提供机体能量的重要营养素,也是新生儿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其中亚麻脂酸和花生四稀酸是必需脂肪酸,亚麻脂酸缺乏时出现皮疹和生长迟缓,花生四稀酸则合成前列腺素。
维生素是人体所必须的一类低分子有机营养素,它既不供给热量,也不构成机体组织。而是以辅酶或酶活性中心的必需成份参与机体内生理生化反应,维持体内物质的正常代谢。通常只须少量即能满足生理需要。健康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很少缺乏维生素,因此不需要额外补充。但维生素不可缺乏,几乎所有维生素在缺乏时都有影响新生儿的成长发育。
维生素A:缺乏时出现角膜软化、生长减慢、表情淡漠、智能低下、粘膜角化、夜盲等症,过低时抗病能力差。在选用维生素D时,有的选用鱼肝油制剂,即维生素AD剂。但比例不合适时,可发生维生素A过量,甚至中毒。
维生素D:婴儿出生时,在肝、皮肤、脑和骨中贮存一定量维生素D,故新生儿期很少发生佝偻病。进入婴儿期如果缺乏可出现维生素D缺乏性婴儿手足搐弱症和幼儿期佝偻病。因此,新生儿应从出生后半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E:不易通过胎盘,新生儿肝贮存量低。早产儿'>早产儿一般缺乏维生素E,无论何种喂养方式,均需另外补充。
维生素K:缺乏时可引起新生儿自发出血或晚发V-K缺乏初学症。维生素K由肠道细菌合成,早产儿如在隔离暖箱中生活,肠道菌种生长较晚,且肝功能发育未成熟,易出现维生素K缺乏症而出血。
钠:食盐就是氯化钠,提供人体必需的钠。妈妈喂奶期间不宜吃得太咸,但并不是一点也不需要钠。乳母在月子中一点不吃盐的做法是不对的,新生儿也需要盐。
钾:乳品中钾能够满足新生儿的需要。
氯:氯随钠、钾吸收。
钙、磷:母乳中的钙,有50%~70%在新生儿肠道中被吸收;牛乳钙的吸收率仅为20%。因此母乳喂养不易缺钙,牛乳喂养容易缺钙。磷的吸收比较好,不易缺乏。
镁:镁缺乏时影响钙平衡。铁:母乳和牛乳中铁含量都不高,牛乳中的铁不易吸收,因此牛乳喂养更容易缺乏铁。
锌:新生儿期极少发生血锌缺乏症,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偶而发生在2~4个月婴儿,缺锌的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皮肤和粘膜损伤伴继发感染、生长迟缓、机体抵抗力降低。因此,不要以发锌衡量当时的血锌情况,发锌低不能代表血锌也低,应以血锌为准。
铁:铁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缺铁是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可影响婴儿的智力和精神运动发育,甚至引起不可逆的损害。
新生儿出生后的2~4周内生长最快,按新生儿中等增长速度计算,每日增长体重在30克以上。新生儿补充营养的主要方式为: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 养。新生儿期较其它各期相对营养素需要为高,为保证新生儿营养素的供给,减少或避免新生儿生理性体重减轻,应注意新生儿的营养供给量。
(1)热能:估计新生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热能(120~100)千卡/公斤,如小儿出生时体重为3公斤,每日约需热能360~300千卡。
(2)蛋白质:新生儿时期处于正氮平衡状态,不仅要求相当高的量,而且需要优质的蛋白质。母乳为新生儿提供了高生物价的蛋白质,如果按母乳喂养时,每 日每公斤体重需要蛋白质2克,而以牛乳为蛋白质的来源时则需3~5克,而以大豆及谷类为蛋白质的来源时则需4克。如初生小儿为3公斤,每日需蛋白质 6~24克。
(3)脂肪:新生儿需要各种脂肪酸和脂类,其中必需脂肪酸的摄入应占总热能的1~3%,即新生儿每日摄入的脂肪应为15~18克。
(4)碳水化物:母乳喂养时,碳水化物的摄入应占热能的50%。3公斤的婴儿每日应摄入碳水化物45克。
(5)其它各种营养素:每日需摄入钙400~600毫克、铁10毫克、维生素A200微克视黄醇当量、维生素D10微克,水按每日每公斤体重80~150毫升,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也应补充水份。
新生儿所需的7种营养素,要根据新生儿的身体条件和发育状况有选择地摄入。千万不要认为营养素是万能的,摄入得越多就越好。
要想使宝宝健康地成长,父母要随时注意观察和了解宝宝的发育状况,根据宝宝反应出的不同症状,判断宝宝对营养素的需求程度。针对新生儿的具体情况,及时地、有选择地、按比例地补充营养素。必要时,还要做营养素缺乏症的有关化验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