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儿大全 >> 新生儿 >> 新生儿呕吐

新生儿呕吐


新生儿典型的呕吐动作

 典型的呕吐动作有三个步骤:

 ①蠕动自胃体开始,向下传导停留于胃角切迹处,在该处产生强烈的收缩,胃内容物不能向下推进;

 ②会厌关闭,软腭上提,使咽部与气管和鼻腔的通道隔开;

 ③贲门开放,食管松弛,膈肌固定在深吸气的位置,腹肌突然收缩,胃内容物被挤压通过食管排出。新生儿的呕吐动作不如成人或儿童典型。为生后即吐,喂奶后呕吐加重,为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泡沫粘液样,含血液者则为咖啡色液体。多于生后1~~2天内,将吞入的羊水及产道内容物吐尽后,呕吐即消失。如无其它并发症,小儿一般情况正常,不伴有发绀和呛咳,轻者不需特殊处理,重者用1%碳酸氢钠洗胃1~2次即可痊愈。

新生儿呕吐的3大原因

 新生儿呕吐的原因可以是器质性(需要手术),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如幽门痉挛)。

 一、 幽门肥大性狭窄

 幽门是胃的出口,是通往肠道的一个"关卡"。由于幽门肌肉畸形增厚、肥大、水肿,通往肠子的"关卡"只能打开得很小,使胃内的食物不能顺利进入肠道。胃 壁肌肉强烈收缩,既然奶块进入肠子的阻力很大,于是就从嘴里返流出来。这样,病儿处于"饥饿"状态,势必日益消瘦。这种疾病要到外科诊治,明确诊断后通过 一次简单的手术,解除幽门狭窄。婴儿吃下去的奶就能顺利进入肠道,身体得到了足够的营养,也就很快恢复健康。

 要注意与幽门肥大性狭窄鉴别的另一种病叫幽门痉挛,虽有呕吐但不严重,不必手术,吃一点解痉药会慢慢自愈。

 患先天性幽门肥大性狭窄的新生儿,出生后一切正常,偶然在吃奶之后吐几口奶。但是到了十天左右,呕吐次数逐日增多,吐出的奶量也越来越多。吐的动作十分 剧烈,喷得很远,呕吐的声响也较大。有时吐出的奶糊沾得孩子满头满面,塞住口鼻透不过气来。呕吐物是奶液或奶凝块,不含有黄色的液体,可带有酸味,吐出的 量比吃入的一顿奶要多。吐过之后孩子又哭吵着要吃,但吃奶后不多一会又恶心、呕吐。小儿越来越瘦,成了一个皮包骨头、满额皱纹的"小老头"。

 二、肠梗阻(肠子不通)

 新生儿时期的肠狭窄与肠闭锁引起肠子不通是严重的疾病。治疗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而早期发现的关键在认识这种病的表现。

 患以上疾病的新生儿,肠道在胎儿发育过程中由于某些因素而停顿,引起肠腔不通畅。狭窄多发生在十二指肠,而闭锁多发生症状。婴儿在出生后或出生后一天就 开始出现呕吐,而且是越吐越剧烈。可以吐出唾液、奶块、黄绿色的胆汁、肠液,甚至是大便样的东西。小儿的全身情况恶化,没有胎粪排出,或仅有很少胎粪,或 有青灰色的粘液样物排出。如肠子的畸形位置高,腹部可以不胀,反之可出现腹胀。

 诊断明确后必须及时手术把肠子接通,小儿就有康复的机会。

 三、肠旋转不良

 肠旋转不良也是引起呕吐的一种常见病。患有肠旋转不良的小儿和正常新生儿一样,在24小时内就排出墨绿色的胎粪,吃奶也很好。但是到了出生后第3-5 天,却开始出现呕吐,次数多少不一,时轻时重。有些小儿呕吐可自行缓解一段时间。虽然呕吐时断时续很不规则,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吐出物内都含有胆汁。 这是因为先天性的各种原因,压迫了十二指肠服管开口以下的部位,使胆汁返流至胃部,故有黄绿色的呕吐物。症状的轻重和压迫程度成正比。病情轻的,呕吐可能 是唯一的症状,病情重的,因呕吐严重可引起消瘦,大便干结。如果出现便秘说明疾病已发展到了较为严重的阶段。

 有些小儿吐得不严重,偶然吐几次,可不必处理。呕吐严重的必须去医院诊治。通过X线钡剂灌肠或钡餐检查,证实是肠旋转不良的,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手术有一定的并发症,但效果很好,手术后小儿很快就恢复健康。

如何处理新生儿呕吐

 新生儿的呕吐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全,胃容量小而呈水平位,胃入口(资门)处括约肌较松,因此,容易发生呕吐,尤其在喂养不当时更容易发生。但是很多新生儿疾病,包括先天性畸形等,常常首先出现的症状也是呕吐,因此必须对它重视,以免延误对各种疾病的及时诊断,失去治疗的机会。

 发生呕吐的日龄、呕吐次数与呕吐性质、呕吐内容物、全身情况及腹胀等,对于鉴别呕吐原因有一定价值。

 刚生下不久,还未开奶就开始呕吐,吐出物象泡沫样或含少许咖啡样物,全身情况尚好,胎粪排出正常,无腹胀,分娩时有产程过长或窒息者,可能因吞人过多羊水引起,待羊水吐尽后,呕吐自然停止。少数呕吐严重者需用导管抽出胃内容物,并用生理盐水洗胃,症状便可缓解。对于因难产、高位产钳、吸引助产等引起分娩损伤的和有窒息的小儿发生呕吐,需谨防颅内出血,这时常伴有嗜睡、突然尖叫、抽痉、前囟饱满等神经系统症状,全身情况亦较差。出生不久,或刚开奶,一吃即呕吐,无胎粪排出或排出量极少时,常常有可能为胎粪粘稠引起梗阻,或消化道畸形所致原肠梗阻。由胎粪粘稠引起的,灌肠后大便通畅即解除。消化道畸形可有食道闭锁、十二指肠闭锁、肠旋转不良、无肛门等情况,除呕吐和无胎粪(或极少)排出等共有症状外,如梗阻位置较高,则呕吐频繁,腹胀不明显,或上腹胀而下腹空虚;梗阻在十二指肠以下的,呕吐物含胆汁;梗阻位置低的,呕吐发生较晚,呕吐物中可有粪便,腹胀明显。对这类畸形的患儿,应尽量争取早日手术治疗。

 出生1—2周后发生呕吐,全身情况很好的,常常因喂养不当引起。小儿食量已增加,而母奶不足或牛奶过稀时,小儿饥饿,吸奶时咽下大量空气,或人工喂养时奶头开孔过小、过大,牛奶不充满奶头,都可以让小儿吞入空气,当咽入的大量空气从胃内排出时便发生呕吐。此外,牛奶过热、过冷、量过多或吸奶后翻动小儿等也会引起呕吐,有时呕吐可呈喷射状。只要注意喂养方法,吸奶后竖抱起小儿轻拍背部,待至嗳出吞入空气后再半卧,就不会发生呕吐。由于贲门松弛引起的呕吐,吸奶后予以竖抱,日龄稍大后,牛奶中加些奶糕,使奶液变稠厚些,能减少呕吐,随着日龄增长,能逐步恢复。如果胃出口(幽门)处肌肉痉挛,乳汁不易通过,也会发生呕吐,吸奶前给予解痉药物会有效。因新生儿的胃游离度和活动度大,进食后会发生胃扭转而呕吐,可于吸奶后身体稍抬高或取右侧卧位加以预防。对于小儿喂饱后不久吐出少量乳汁,一般情况良好,食欲正常,吐后不啼哭,亦不伴有其他任何症状和体征,通俗称为“溢奶”,属于正常现象。

 出生2—3周后开始呕吐,每天数次,逐渐频繁并发展为喷射性,每次进食后半小时左右就发生剧烈呕吐,吐出量有时比进入量还多,吐出物无胆汁,吐后食欲仍正常,因长期持续呕吐而逐渐消瘦的,可能为先天性幽门肥大性狭窄。本病在男婴多见,进食时在腹部可见到胃蠕动小,有时在右上腹可模到象橄榄大小的硬块即是肥大的幽门,一般需要手术治疗。如果小儿经常发生便秘,3—5天排便一次,而且必须经常灌肠才能排出,否则就出现明显腹胀、呕吐,这时应考虑先天性巨结肠的可能,应由医生进一步通过X光摄片等明确诊断,随后进行根治性手术。

 新生儿在胎内、出生时、出生后都很容易感染败血症、肺炎、脑膜炎等,呕吐可以为这些疾病的症状之一,因此,新生儿任何时期出现呕吐,伴有上述这些疾病的相应症状,或全身情况差时,应及时就诊治疗。

 总之,引起新生儿呕吐原因很多,只有排除各种先天性畸形等外科疾病、感染性疾病,再结合小儿全身情况,才能考虑是否由于喂养不当所引起,否则容易延误治疗,甚至影响生命安全。

新生儿呕吐的预防

 (1)母亲在孕期要注意乳房护理:奶头凹陷者要逐渐将奶头提拉出来。

 (2)用奶瓶喂奶时要注意橡皮奶头孔眼不要过大,防止吸奶过急、过冲。不要让婴儿吸吮带眼的假奶头。

 (3)喂奶次数不要过多或喂奶量过大。喂奶时要使奶瓶中的奶水充满奶头。

 (4)喂奶前不要让婴儿过于哭闹。

 (5)喂奶后不要过早地翻动婴儿,应将其竖起来,轻轻拍打背部,使“饱嗝“后再放回床上。

 (6)容易呕吐的孩子喂奶后,将他的床头抬高一些,头侧位睡。

呕吐的危害

 1、呕吐丢失水分和电解质又影响液体入量,易导致脱水;

 2、小儿时期常见的呕吐有什么危害?反复呕吐,进食少,可导致低钾血症,尿中排K 减少而排H 增多,而加重碱中毒,此时尿呈酸性。

 3、在婴儿胃肠炎和下消化道梗阻时,除胃酸外也丢失大量肠道碱性液。小儿时期常见的呕吐有什么危害?如反复呕吐较长时间,使患儿长时间饥饿,可导致酸中毒,表现为精神萎靡、呼吸深长,血清钠、氯减少、氢离子指数降低。

 4、小儿时期常见的呕吐有什么危害?胃液富含盐酸,在幽门有梗阻的婴幼儿和呕吐较重的儿童丢失盐酸过多,易导致碱中毒,表现为呼吸浅、慢或暂停,小儿兴奋性增高。碱中毒时血清游离钙减少,可致手足搐搦和惊厥。此时血氯化物减少,氢离子指数(pH)升高,尿氯化物减少,且呈碱性。

新生儿相关的还有

最新文章

爸妈工具

关于我们| 版权信息|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豆豆网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7012079号
郑重申明: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网络如有侵犯您版权等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联系并处理。